據估計,目前我國高血壓患者人數超過2.7億。
高血壓是中國常見的慢性病。
如果你有高血壓,不注意控制,那么全身的血管都會出現,不同程度的硬化和變窄。
所以,一旦發生高血壓,就意味著正常的壓力無法讓血液順利通過你的動脈系統,動脈系統已經“不堪重負”,出現了嚴重的病變。
生活中,大多數高血壓都是原發性高血壓。簡單來說,沒有發現其他導致高血壓的疾病。
但有時高血壓很容易誤診,是和遺傳、年齡、生活習慣等因素一起確診的。
高血壓:一旦出現四個信號,小心血壓已經“超標”。警惕!
信號一:四肢僵硬,麻木,不能說話。
它更常見于手指和腳趾麻木,皮膚感覺像蚊子或緊張和疼痛的頸背肌肉。一般經過適當的治療,是可以好轉的。
如果肢體麻木頑固且持續時間較長,并伴有肢體無力、抽筋、跳痛等。,及時就醫,預防中風。
記住,不是所有人都有上述高血壓癥狀。當一些人的血壓升高時,身體會自我調節以適應血壓的升高,這可以使身體適應這種情況。所以平時也沒有什么不適。
臨床資料顯示,約50%的中青年高血壓患者無癥狀,或偶有頭暈、頭痛等不典型癥狀。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有病。
信號二:早上起床后頭暈
頭暈是高血壓最常見的癥狀,有時短暫,有時突然,有時持續。
這種頭暈嚴重的時候會影響工作,對周圍的事情失去興趣。小心點。
信號三:頭痛
頭痛是高血壓的常見癥狀,多為持續性鈍痛或跳痛,甚至是陣發性疼痛,多發生在早晨醒來時,主要在太陽穴和后腦勺。
信號四:打哈欠,困倦。
尤其是中老年人,總覺得睡眠不足,犯困,打哈欠,一坐下就睡覺,這是中樞神經缺氧造成的。
如果這種表現經常出現,就要警惕了。可能是頸動脈堵塞,影響了大腦供氧。
控制好血壓,這三種生活中常見的食物也需要遠離:
1.高糖食物
研究表明,半數以上的高血壓患者患有“糖伴”,即糖代謝異常。
但其中70%的人之前從未檢查過血糖,甚至在1/4的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中,有30%的人是在強制篩查后發現的。
據統計,我國1/4的高血壓患者合并左心室肥厚,1/3合并蛋白尿或微量白蛋白尿。這兩種并發癥增加了至少50%的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。
糖代謝異常、左心室肥厚、微量白蛋白尿是高血壓的三個幫兇,但發現它們的成本非常低。
2.動物性蛋白質
高血壓患者應限制或禁止動物蛋白(如動物肝臟、蛋類)的攝入,因為蛋白質代謝產生的有害物質可引起血壓波動。
通常可以選擇高成本高質量的蛋白質,如魚、牛奶等。,以及一些蛋白質(如氨乙基黃原酸、酪氨酸等。)可以降低血壓。
3.辛辣食品
而且辛辣食物會使大便干燥,排便困難,容易導致便秘。患者排便時,腹壓會升高,血壓突然升高,誘發腦出血。
不僅辛辣食物會使血壓升高,高熱量的食物也會使血壓升高。很多人喜歡吃巧克力之類的食物,容易誘發肥胖。肥胖的人比正常體重的人更容易得高血壓,所以我們也應該限制高熱量食物的攝入。
控制好血壓,每天注意這幾個點!
首先,早上喝水
對于有些人來說,早上起床后,會出現“血壓早高峰”現象。所以,起床的時候不要太暴力。
洗完臉后,喝一杯溫水,可以迅速被身體吸收,補充體液,稀釋血液,防止血栓形成,有助于控制血壓。
第二,鹽的控制
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,飲食要清淡,控制鹽的攝入,但不代表完全不吃。
正常人每日鹽攝入量建議不超過6g,而高血壓患者則更為嚴格,每日鹽攝入量建議不超過4g。
提醒:鹽包括鹽、醬油、蠔油、醬油等中的含鹽量。
3.好好睡覺,不要熬夜。
睡眠的好壞對血壓的控制也有重要作用。
熬夜、睡眠不足的人,會造成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分泌過多,引起血管收縮異常,血壓升高。
控制血壓,保證睡眠。最好每晚10點半前入睡。保證每天睡眠6-8小時。也可以適當午休。
健康熱線:021-6685 5555
地址:浦東新區上南路4091號(近凌兆路)
公安部備案號:31011502000970
ICP備案號:滬ICP備16020585號-19
醫療備案:滬衛(中醫)網審【2014】第20013號
本網站信息僅供參考,不能作為診療及醫療依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