肩痛不等于肩周炎。
統計顯示,肩痛已經成為繼頭痛、腰痛之后的第三大常見疼痛。肩痛一定是肩周炎引起的嗎?不對!王文說這是一個很大的誤解。
所謂肩周炎,醫學上稱為“凍結肩”,是指患者關節的主動和被動活動受限。而肩周炎群體僅占肩痛患者的15%,多發生于40-70歲的中老年人,女性群體發病率高于男性。隨著人們對肩關節疾病認識的深入,這種“一般化”的診斷是很不準確的,國內外最新教材中已經取消了“肩周炎”的名稱。
相反,肩袖損傷或撕裂是肩痛患者中最常見的。此病通常是指鉤形肩峰和肩袖受到撞擊而引起的疼痛,也常見于退行性損傷和勞損。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遇到肩痛的三大癥狀:肩痛、抬肩僵硬無力,基本可以確定是肩袖損傷。
什么是肩袖?
肩袖又稱肩袖,由附著于肱骨大結節的岡上肌、岡下肌、小圓肌和附著于肩胛下肌的腱組織組成,包裹于肱骨頭周圍。它因形狀像袖口而得名。肩袖在肩關節運動中起到支撐、穩定和維持肱骨頭和關節盂正常支點的作用。
保守治療無效,需要手術。
肩袖損傷怎么治療?
1.非手術綜合治療
據王文介紹,非手術綜合治療非常重要,尤其是對于早期單純肩袖挫傷。保守治療4-6周后,組織腫脹可消退,有利于后續手術。適用于病程早期的患者,尤其是傷后3個月以內的患者,以及不愿意手術的肩袖部分撕裂、肩袖完全撕裂患者和老年患者。
肩袖損傷的非手術治療包括:應用非激素類消炎藥、止痛、止血、脫水、活血化瘀藥物,抽吸鈣化沉淀物,結合局部痛點封閉和理療,用石膏或外展架固定患肩外展、屈曲、外旋3-4周,再配合各種有利于肌力恢復的運動和綜合康復方法,可取得良好療效。
但目前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,一旦確診肩袖損傷,應盡早手術,因為隨著病程的延長,肩袖損傷的程度會加重(部分損傷會變成全層損傷),損傷的大小會增大,肌腱變性(脂肪變性)和肌腱質量下降(脂肪浸潤)會影響術后肩袖愈合。
2.外科療法
如果經過4-6周的綜合手術治療,肩關節外展活動不能基本恢復,或者50歲以下的急性損傷病例伴有肩關節外旋、外展和主動上提受限,影像學確診為肩袖破裂,應盡早考慮手術治療。
健康熱線:021-6685 5555
地址:浦東新區上南路4091號(近凌兆路)
公安部備案號:31011502000970
ICP備案號:滬ICP備16020585號-19
醫療備案:滬衛(中醫)網審【2014】第20013號
本網站信息僅供參考,不能作為診療及醫療依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