痛風患者警惕飲食六誤區——上海徐浦中醫醫院介紹:痛風又稱“高尿酸血癥”,嘌呤代謝障礙,屬于關節炎一種。痛風是人體內嘌呤的物質的新陳代謝發生紊亂,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減少,造成高尿酸血癥,血尿酸濃度過高時,尿酸以鈉鹽的形式沉積在關節、軟骨和腎臟中,引起組織異物炎性反應,即痛風。
誤區一:多吃粗糧
粗糧富含膳食纖維,而多數痛風患者伴有代謝綜合征,常食用膳食纖維可改良代謝綜合征,進而改良痛風患者的整體代謝情況。但是,谷物糙皮中嘌呤含量相對較多,過多食入會引起血尿酸升高。
建議:主食以細糧為主,可選擇性地攝入嘌呤含量低的粗糧,如小米和玉米等。
誤區二:多吃豆制品
國外研究發現,吃豆制品對痛風患者有保護作用,但美中不足的是,與粗糧一樣,豆制品為中等嘌呤含量食物,食用過多同樣會升高尿酸。
建議:痛風患者選擇豆類及豆制品的順序是:豆腐→豆干→豆漿→整粒豆,攝入量也應按順序逐漸減少至不吃。
誤區三:不可以喝茶
茶葉中含有茶葉堿,其代謝產物不會在關節處沉積,也不會形成痛風石。茶葉是弱堿性的食品,適量飲用有助于堿化尿液、促進尿酸排泄。
建議:痛風患者可適量飲茶,但不要過量和飲濃茶,特別是不宜在痛風發作時飲用。
誤區四:緩解期也嚴格限制嘌呤
過于嚴格控制嘌呤,容易引起“二次痛風”。“二次痛風”是指過于嚴格控制嘌呤時,造成體內尿酸急劇下降,使得A關節壁上的尿酸鹽大量被釋放到血液中,隨血液涌入關節B中,引發又一次痛風發作。這可能也是有的痛風患者再次痛風發作時,其尿酸水平并不高的原因。
建議:在痛風緩解期可以少量攝入含嘌呤較高的食物。
誤區五:吃素食
葷菜是人體蛋白質的主要來源,葷菜攝入過少,會導致營養不良和機體抵抗力下降。
建議:人們每天攝入蛋白質要符合三個原則:①均衡搭配原則,即動植物食物、多種食物搭配;②不過多原則,蛋白質攝入量應占總能量的11%~15%;③不過少原則,即使痛風發作期也要**每日較低蛋白質需要量的供給。
誤區六:禁食海產品
海產品是否適合痛風患者食用,主要取決于嘌呤含量。如同樣是動物性海產品的海蜇和海參,其嘌呤含量分別只有93毫克/100克和4.2毫克/100克,比青菜還要低。所以,這些嘌呤含量低的海產品,痛風患者完全可以吃。還有,海藻屬于較低嘌呤食物,痛風患者適當食用對改良心腦血管疾病也有好處。
建議:海產品不應一律禁食,可選擇食用嘌呤含量低的海產品。
以上是“痛風患者警惕飲食六誤區——上海徐浦中醫醫院”的簡單介紹,感謝您的耐心閱讀!由于網絡文章內容局限性很強,也許您的問題沒有得到解答,歡迎撥打電話咨詢!
咨詢預約專線: 021-66855555
醫院地址:上海市浦東新區上南路4091號(6號線上南路站2號出口向左步行300米,11號線三林站6號出口左轉500米)
健康熱線:021-6685 5555
地址:浦東新區上南路4091號(近凌兆路)
公安部備案號:31011502000970
ICP備案號:滬ICP備16020585號-19
醫療備案:滬衛(中醫)網審【2014】第20013號
本網站信息僅供參考,不能作為診療及醫療依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