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 上海徐浦中醫醫院 > 中醫腫瘤科 >
肺癌手術是治療肺癌的重要手段,但術后患者往往會面臨肺功能下降的問題,影響生存質量。為了幫助肺癌術后患者更好地恢復肺功能,上海徐浦中醫醫院特聘的腫瘤專家王菊勇教授分享了5個有效的呼吸訓練法。
鼻子呼吸法
鼻子呼吸是最基礎也是最簡單的呼吸訓練方法。王菊勇教授指出,通過鼻子緩慢吸氣,再緩慢呼氣,可以幫助患者重新建立正常的呼吸模式。這種方法每天練習3-5次,每次5-10下,有助于增加肺活量,改善呼吸效率。
舉臂呼吸法
舉臂呼吸結合了呼吸與肢體運動,有助于擴大胸腔容積,增加肺通氣量。患者雙手外展上舉時吸氣,放下時呼氣。雙臂自然垂放身體兩側,兩臂交替沿體側上移下滑,上移時吸氣,下滑時呼氣。這種練習不僅增強了呼吸肌肉的力量,還能促進血液循環。
腹式呼吸法
腹式呼吸是一種深呼吸練習,通過加大腹腔的起伏來加深呼吸深度,減少對胸部手術切口的刺激。王菊勇教授強調,腹式呼吸時,吸氣時腹部隆起,呼氣時腹部緩慢回縮。這種呼吸方式有助于增加肺泡通氣量,改善氣體交換。
縮唇呼吸法
縮唇呼吸是一種通過縮唇呼氣來延長呼氣時間,增加氣道阻力的練習。患者經鼻深吸氣后,呼氣時縮唇,如吹口哨樣,緩慢呼出氣體。這種呼吸訓練法有助于減少肺內殘氣量,改善肺通氣功能,特別適合術后存在氣道狹窄或呼吸困難的患者。
膈肌練習
膈肌是呼吸的主要肌肉之一,術后膈肌功能受損會影響呼吸功能。王菊勇教授推薦患者仰臥或坐位,雙手置于上腹部,吸氣時腹部緩緩隆起,雙手加壓做對抗練習;呼氣時腹部下陷,兩手隨之下沉。在呼氣末,稍用力加壓,使膈肌進一步抬高。這種練習能夠增強膈肌力量,提高呼吸效率。
王菊勇教授提醒,肺癌術后肺功能恢復是一個長期而漸進的過程,需要患者耐心和堅持。除了上述呼吸訓練法外,患者還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,避免吸煙和被動吸煙,保持室內空氣清新,定期進行體檢和肺功能檢查。同時,保持樂觀的心態,積極面對生活中的挑戰,也是提高生存質量的重要因素。
通過科學的呼吸訓練和良好的生活習慣,肺癌術后患者可以有效地恢復肺功能,提高生存質量。王菊勇教授鼓勵患者與醫生緊密合作,制定個性化的康復計劃,共同戰勝疾病,迎接更美好的生活。
健康熱線:021-6685 5555
地址:浦東新區上南路4091號(近凌兆路)
公安部備案號:31011502000970
ICP備案號:滬ICP備16020585號-19
醫療備案:滬衛(中醫)網審【2014】第20013號
本網站信息僅供參考,不能作為診療及醫療依據。